清明谚语二则
佚名〔未知〕
春分有雨到清明,清明下雨无路行。
清明时节天转暖,柳絮纷飞花争妍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分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,那么雨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清明时节;要是清明这天下了雨,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,让人难以出行。
到了清明时节,天气开始逐渐转暖,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落,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,争奇斗艳。
注释
无路行:指下雨使得道路泥泞,难以出行。
争妍:竞相逞美。
简析
第一则谚语前半句陈述自然现象,后半句聚焦人类活动受限,春分若降雨,常预示阴雨延续至清明,反映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气候规律;再以“无路行”具象化表达降水对农耕生活的直接影响,如播种、出行受阻,体现农谚的实用性与警示意义。第二则谚语先说明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,气温显著回升,精准概括气候特征;而后写百花竞放,展现出春季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。
田螺姑娘·节选
《搜神后记》〔未知〕
谢端,晋安侯官人也。少丧父母,为邻人所养。至年十七八,恭谨自守。未有妻,乡人共悯之,愿为娶妇,未得。一日,端于田间得一大螺,以为异物,取以归,贮瓮中,畜之数十日。
端每早至野,还,见其户中有饭饮汤水,如有人为者。数日如此,辄询诸邻人。邻人皆曰未为也。后,端于鸡鸣而出,平旦潜归,于篱外窃窥,见一少女自瓮中出,至灶下燃火。端亟入门,问曰:“新妇从何来,而相为炊?”女大惶惑,欲还瓮中,然已不得,曰:“我,天汉中素女也。天帝哀卿少孤,故使我权为汝守舍。十年之中,使卿富且得妇,自当还去。今吾形已露,不宜复留。留此壳,以贮米谷,常可不乏。”端请留,终不肯。时天忽风雨,倏然而去。
纥干狐尾
佚名〔未知〕
并州有纥干者,好戏剧。邑传言有狐魅,人心惶。一日,纥干得一狐尾,缀于衣后,至妻旁,侧坐露之。其妻疑为狐魅,遂持斧欲斫之。纥干亟云:“吾非魅。”妻不信。走,至邻家,邻家又以刀杖逐之。纥干叩头谢:“我纥干也,第戏剧耳。何意专杀我?”